2002/12/11

三七五減租爭議引爆 地主喊廢租 佃農:不公平

農民指無條件還地於法於理說不過去
地主盼總統解決問題

【記者阮正霖/台南縣報導】
針對部分地主發起「無條件廢除台灣不平等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」行動,要求佃農無條件償還土地,台南縣佃農議論紛紛,佃農認為這項主張不合理,要求政府必須站在佃農的立場維護權益,如果處理不當,勢必引起佃農的激烈抗爭。

佃農許啟商、周金堂等人說,現在種植什麼作物都不賺錢,但他們租金照付,三七五減租是政府的政策,他們耕作也很辛苦,還投資耕地,地主要無條件收回很不合理,應該分一半土地給佃農,這有待政府處理。

在阿扁總統的故鄉官田鄉當佃農的許啟商表示,三七五減租是當年政府訂定的政策,而且絕大多數佃農承租耕作的土地已經有二、三代的時間,若地主硬是主張要求無條件交還土地,不公平,於法於理也說不過去。

許啟商說,十多年前,他曾和地主協調洽商購買一塊二分多原本承租耕作的土地,當時每分地的交易價格是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,折讓三七五租約地主應償還佃農的部分,最後承購原承租的每分地只支付地主新台幣七十萬元,土地買賣雙方都很融洽。麻豆鎮三七五租約佃農代表周金堂表示,以往坊間甚至有地主和佃農對半平分的作法。他說,要解決三七五租約的問題,必須地主與佃農達成共識,政府更要維護佃農權益。

【記者吳政修、阮正霖/台南縣報導】台南縣麻豆林家後代林傳山等人說,佃農之子當總統,地主之子則被三七五減租條例迫害近五十年,希望學法律的總統陳水扁為地主解決問題。也是律師的地主邱永祥說,五十年來時代變遷,不適合的法律應修改。

據內政部統計,至去年底,台灣仍適用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租約的土地面積近二萬三千公頃,租約件數五萬二千多件,出租的地主四萬九千多人,承租人(佃農)五萬五千多人。

根據台南縣政府地政局統計,至去年底,台南縣有佃農四千九百二十人,其中以陳水扁總統老家官田鄉五百七十七人最多,其次為麻豆鎮三百五十五人,由於六年一期租約今年底到期,各鄉鎮市公所已將續租通知單寄給租佃雙方,由於地主發起不續租行動,後續發展受矚目。

農地政策受害人協會常務監事、律師邱永祥表示,民國四十二年,國民政府因應當時政治、社會或治安,訂出三七五減租條例,有其必要性,但經過近五十年,時代變遷了,政府太過於保護佃農,而且農業發展條例實施後,出租農地的新地主不受三七五減租限制,出租五十年的老地主仍受限,可說是「一國兩制」,三七五減租是不合時宜的條例應該修法。

【2002-12-10/聯合報/9版/社會話題】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