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07/18

馬營將推農改 觸及敏感土地分配

【聯合報╱記者范凌嘉、張明慧、游振昇/台中縣報導】

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釋出農業利多,將推動「第三階段農地改革」,以解決農業、農村、農民的「三農問題」。他說,情勢已到「非有完整改革方案不可」的時候了,這波農地改革,將觸及敏感的土地分配問題。


馬英九昨天下午拜會豐原市農會時透露,第三階段農地改革將推動「農村再生條例」,分十年編列一千五百億農村再生計畫,照顧四百多個鄉村地區的農村及六十萬農戶,「來做比較的話,我們的金額比現在政府提出的還多五百多億。」


馬英九不願透露有關第三階段農地改革的細節,僅表示已有初步構想,但還不到發表的時候。馬英九昨天不經意拋出此一議題,幕僚大為緊張,頻頻與馬英九交頭接耳,希望馬英九在方案成熟後再完整提出。


據了解,馬營研議的第三階段農地改革分四大方向,包括研擬建立分級分區管理機制,推動小地主大佃農制度,建立以農會為核心的農地經營信託及仲介中心,將台糖公司移交農委會主管、台糖農地將種植能源作物或造林綠化等。


馬英九解釋,第三階段的農地改革,是針對前兩次農地改革沒有解決的問題,第一次農地改革是民國四十年代的土地改革,包括三七五減租、耕地放領、耕者有其田,把地主的農地透過相對合理的方式分配給佃農;第二次農地改革,主要是在擴大農場的規模。


馬英九認為,第三階段農地改革的範圍就很廣,例如都市周邊土地、休耕農地等,都是目前農業政策上非常麻煩的問題;台灣休耕地已達廿二萬公頃,必須有一套完整構想,「一方面要兼顧農村繁榮,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土地分配的公平。」


至於農地買賣或都市周邊農地釋出的法令是否將全面鬆綁?馬英九並未肯定回答,僅表示,農民提到實際使用卻無法得到法律承認,或分配的合理性與公平性遭到質疑,這些問題都長期存在,他希望能提出「完整、合理、公平、可行」的方案,真正解決問題。

【2007/07/17 聯合報】

沒有留言: